English

慎勿“失之毫厘”

2000-11-2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吴小如 我有话说

“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”疑是秦汉时成语,《礼记》和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均引之。“差”或作“谬”,“失”或作“差”,而皆称出自《周易》。今《易》无此言,语见《易纬通卦验》。不管字句是否异同,反正意思很明确,即对于社会上的人和事都宜细心处理,些微小错误都会引出大偏差。我以为治学问(包括知人论世)必须引此语为鉴戒。

说这番话是缘于近时读书刊报纸,经常遇到有“失之毫厘”的情况,而其结果纵不致谬以千里,至少是似是而非,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。

有一篇文章谈到当代学者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不问政治的纯粹学者,举陈寅恪先生为例;另一种则是本为学者,后乃过问政治,甚至从政做了官。文中举闻一多、吴晗、王瑶诸先生为例。闻先生为追求民主而献身,遭国民党特务分子杀害,此人所共知。吴晗先生是我的老师,我就读清华大学时曾上过他的课,并于课余拜谒过他;直到他做了北京市副市长,我还不时向他请教业务方面的问题。但他毕竟是副市长,不能说他没有从政。惟独王瑶先生,尽管他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,加入过中国共产党,但他从40年代开始,先后任教于清华、北大,可以说是一位学者,而不能与吴晗先生属于同一类型。我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便与王瑶先生同在北大任教,到他病逝时交往近40年。根据我的认识,王瑶先生只能是学者,而不是学者兼政治家。如果说王瑶先生有政治观点,请问当今哪一位学者和教授没有政治观点?有政治观点的学者,和政治家、从政者绝对不是同一范畴,故不宜混为一谈。

另有一篇文章是谈汉赋的。此文作者认为北大费振刚教授等纂辑的《全汉赋》有一缺点,它不应该把建安时代的王粲《登楼赋》、祢衡《鹦鹉赋》等收入书中。其实这不但不是缺点,反而是此书的必要组成部分。建安是汉献帝年号,在曹丕篡汉之前。尽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以朝代论仍然属于东汉王朝。陈寿《三国志》固然把王粲列入《魏志》,但建安时期多少风云人物的传记都见于范晔《后汉书》(如孔融、祢衡、吕布、袁绍等均载于范《书》),岂不也是错误么!“建安七子”(包括孔融、王粲)写的作品难道列入曹魏王朝才算是正确么?

还有一篇题为《朱自清作品研究述评》的文章,拙文《读朱自清先生〈诗言志辨〉》很荣幸地被该文作者予以较高评价,认为“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”。实则拙文作于1948年,1984年在《北大学报》重新发表时已郑重声明为旧作。所谓“研究水平”,究竟是什么时候的“水平”呢?然则该文作者的评价真有点“失之毫厘”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